大敦煌文旅经济圈建设获阶段性成效 焦点
(相关资料图)
4月以来,敦煌旅游持续升温,图为游客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骑骆驼赏大漠风光。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晓亮 摄
新甘肃客户端酒泉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4月26日,记者从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推进会上获悉,2022年,酒泉市全力抓好景区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9大工程200余项重点任务,景区质量得到新提升、旅游交通环境得到新改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游客在金塔县弱水环流景区体验沙漠越野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卢玉 摄
去年,酒泉市全力推进81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73个项目开复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大口径),同比增长51.5%。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等5个项目当年投资过亿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复工率创新高。阿克塞博罗转井影视基地等3家景区建成4A级景区,酒泉“1969”文化艺术博览园等5家景区建成3A级景区。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金塔胡杨林景区入选2022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肃州区汉唐美食街列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重点培育项目,大敦煌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肃州区汉唐美食街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李建平 摄
今年一季度,酒泉市共接待游客511.5万人次,同比增长75%,比2019年同期增长26.3%;实现旅游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72.9%,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等6大景区4月17日接待游客破万人,4月24日达到1.3万人,创出历史新高。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晓亮 摄
2023年,酒泉市将主动加压、持续提标,努力实现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核要发光、圈要运转、廊要汇集、线要流畅”的目标要求,一方面抓好顶层设计、对外交流、会展经济,不断推动大敦圈建设朝着外向型国际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旅游小镇建设、乡村旅游提升、星级饭店和特色民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便捷、新业态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整合等9大工程,着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取得新突破。
(新甘肃)